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壮观杂谈 >> > > 正文

[图文]民族甘肃

2017/9/7 14:44:33标签: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交融地区,古代东西方各民族沿着丝绸之路在这里杂居融合,形成了多民族的大家庭。在甘肃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广泛分布着汉、回、藏、东乡、土、满、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等56个民族,其中裕固、东乡、保安族是甘肃的独有民族。甘肃各民族以其鲜明浓郁的民族风情、宗教文化,深远的内涵,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示着陇原各族人民的传统文化习俗和特有的生活风貌。藏、回、蒙古、哈萨克族等多民族风情各具特色。

甘南藏族风情:香巴拉的呼唤


  图为拉卜楞二月法会

图为郎木寺法事

图为詹佛节

  蓝天与牧草相伴,牧民与牛羊相伴,美酒与歌舞相伴,心灵与佛国相伴,这就是甘南香巴拉—神仙居住的地方。从甘肃省会兰州南行,不到200公里即进入甘南。这里不仅是两大地貌类型的交接地带,而且是藏传佛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融地带,还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过渡地带。这里比较完整地积淀和保存了藏民族传统的游牧文化、佛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甘南历史悠久,坐落在甘南各地百余座藏传佛教寺院,更是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藏传佛教文化的丰厚底蕴,甘南州被称为中国的“小西藏"。大自然赐于的丰茂水草使甘南的藏族牧民牛羊肥壮,藏族牧民衣食无忧。开阔的牧场造就了藏族人民博大的雄襟,他们并不拒绝现代文明的洗礼,但更多的是坚守对佛教的虔诚与信仰,保持心灵的宁静与纯真。在甘南的深山峻岭间,沟谷河流旁,隐藏着众多神秘的藏传佛教寺院,僧侣们虔心研习佛经,成就了一代代佛学大师。甘南是一个距现代城市最近而文化习俗保留最为传统的藏传佛教胜地,也是藏族人民心目的天堂——“香巴拉"圣地。

        甘南藏族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农业生产以青稞为主,也有小麦、豌豆、荞麦、蚕豆等农作物;牧业生产以藏系绵羊、山羊、牦牛为特产。讲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信奉藏传佛教,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黄教,其余还有红教、白教、花教。医药、天文、历算、戏曲、文学、歌舞、“唐卡"和“热贡艺术"等都有较高水平,藏戏(部分)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族有自己的历法。藏历始于1027年,以11月1日为新年。

  服饰 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藏族男女都带藏式金花帽,藏袍(藏语称“朱巴")向右开襟,系腰带,男女都穿氆氇或牛皮长靴。

  饮食 藏族的主食为炒熟的青稞或豌豆面粉,拌上酥油茶或清茶,捏成团食用,称为糌粑。他们的肉食类以牛、羊肉为主,不吃奇蹄类动物,多不吃禽、鱼肉。喜欢吃风干的牛羊肉。藏族喜欢酸奶、奶渣等奶制品,用萝卜、油菜叶加糌粑熬粥,叫“土巴"。他们喜欢酥油茶、奶茶、甜茶等饮料。青稞酒是他们最喜欢的酒。藏族习惯随身携带木碗、腰刀,以作餐具。  

  礼节 藏族最常见的礼节是敬献哈达。哈达颜色多白色,象征情意纯洁。迎送客人,婚丧喜庆,宗教仪式,都要献哈达。对于尊长,献哈达者双手要举过头顶,躬身,将哈达捧到尊者座前或足下。对于平辈或下级,可将哈达捧到其手上或系在其颈项上,表示问候和祝福。 

  民居 藏族民居以农区为典型,多为平顶房,以石头或夯土筑墙,墙厚实,窗门小,有两三层。上层住人,下层为畜舍和仓库,屋顶上有经房。一般有院落。牧区用长方形或椭圆形帐篷。帐篷用牦牛毛编织而成,顶上有通风缝隙。有的帐篷外面用草坯或牛粪筑成矮墙。帐篷为黑色,冬暖夏凉,便于迁居。

  节日 在甘南各地,每年的大法会、临潭万人拔河、香浪节、香巴拉旅游节、插箭节、菜花节,无不成为旅游的盛会,藏族百姓的狂欢节。

 

临夏穆斯林风情:中国的小麦加

 

  甘肃临夏是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伊斯兰教气氛浓郁,伊斯兰文化和穆斯林风情独具特色。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其先民是唐宋时期来华互市,并侨居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犹太人。元初,蒙古大军西征时俘虏来的中、西亚穆斯林被安插在西北各地,清政府镇压西北回民反清斗争时,陕西、宁夏回民悉数入甘,多迁至临夏一带而幸免于难,临夏遂成西北地区的穆斯林集聚区和经堂教育中心,被誉为“中国的小麦加"。

  穆斯林宗教建筑是临夏最有特色的建筑。州内现有清真寺2500多座,拱北140多座,阿訇2500多人。临夏清真寺和拱北建筑独辟蹊径,融合中西建筑文化的特长,以中国古典宫殿建筑为主体,突出阿拉伯文化情调,在全省乃至全国独一无二,其独特的风格在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砖雕、木雕、彩绘被称为河州建筑艺术中的三绝。

  回族的产生与发展与伊斯兰教息息相关,回族的风俗习惯是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既成为本民族的习惯,也是宗教习惯,两者是不可分的。
  服饰 回族服装大体与汉族相近,但在头饰上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黑色或棕色的无檐小帽,称“号帽"或“巴巴帽",表示清洁不染;妇女一般戴盖头,遮住两耳、脖子和头发,只将面孔露出。青年妇女一般戴绿色的,盖头较短,只批到肩上;老年妇女一般戴白色的,盖头较长。    
  饮食 临夏回族严格遵守教义,只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动物,不吃马、驴、骡、狗肉,不吃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油香是回族的传统面食,手抓羊肉、烩羊杂碎、炒面片、发子面肠、黄酒肉、盖碗茶等都是久负盛名的地方美食。
  节日 回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节日。伊斯兰教历九月,所有成年的、身心健康的穆斯林男女都要履行一个月的斋戒,斋月结束时举行开斋节,届时人们沐浴净身,施散钱财,听阿訇讲经,互相道安,为亡人祈祷等。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也是纪念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
  婚礼 伊斯兰教认为,婚姻是穆斯林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圣行",也是最严肃的一项义务。伊斯兰教鼓励穆斯林成婚,建立家庭,反对独身主义。伊斯兰教的婚姻必须有4个条件:一是双方父母应允;二是男女双方欣然同意;三是有证婚人的作证;四是有约定的聘礼。回族的婚姻习俗大都是按照教规来办的。如娶妻,要经过请媒人提亲、送礼、写婚书、择吉日成婚等程序。回族青年男女结婚不看黄道吉日,一般都是以伊斯兰教的主麻日或主麻日的前日为佳期。当新娘进入新房,送亲客人进屋后,主人一方面安排接待客人,一方面请阿訇给新郎新娘念“尼卡哈":在堂屋正中设一张方桌,上方坐阿訇,左右坐证婚人和父母亲,地下铺上毯子,新郎、新娘跪或站在上面,聆听阿訇的教诲。证婚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准备入洞房时,阿訇或家长将早已准备好的果子、糖、枣子、核桃、花生向新郎、新娘身上撒去,意为感谢真主赐给的良缘,祝新郎、新娘白头到老,早生贵子。婚礼后三天或七天,新郎要准备礼品陪同新娘回门,也叫回娘家,看望岳父母及亲属。岳父母家也要事先做好准备,款待女婿女儿。

裕固族风情:祁连山中的大山民族


图为裕固族歌舞表演

  

图为裕固族在捻线

  图为裕固人家

  裕固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集中居住在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甘肃美丽的祁连山草原上,有1.3万多人。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传统在中华文明史上魅力无群。裕固族可上溯至唐宋时期的回鹘,后历经战乱,东西迁移不定,一直到十六世纪初才迁移到祁连山下定居下来。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帐篷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和牧场的转移,帐篷经常移动。他们的帐篷由六根或九根杆子支撑,有些是用牛、羊毛织成褐子搭盖而成,有些使用白帆布做成,并且上面缀有传统图案。一般依照地形,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搭盖,帐篷内部正上方为佛龛,进门右边为女客人的座位,左边是男客人的座位。裕固族大都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

  裕固族牧民的饮食以酥油、糌粑、乳制品为主。一般每日一饭三茶, 即每天喝三顿酥油炒面茶,吃一顿面片或米粥,有时也烙饼吃花卷等。裕固族热情好客,每当家里来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内放酥油、炒面、曲拉、奶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后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贵客人时,不仅献羊背子,还要献全羊,以示对客人的尊敬。裕固族民风淳朴,以歌舞美酒待客毫不吝啬。游客可在马蹄寺裕固族帐篷内欣赏到裕固族欢快热情的草原歌舞,并品尝独特的银碗美酒和手抓羊肉,过一番草原民族的游牧生活。

  裕固族在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等方面都保留着独具民族特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尤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以裕固族的婚礼为例,就有《戴头面歌》、《哭嫁歌》、《送亲歌》、《猜情歌》、《敬酒歌》等等,整个婚礼的进程中迎亲的唱,送亲的唱,新娘唱,新郎唱,独唱,对唱,合唱,歌声起伏,汇成一个欢乐的海洋。


东乡族风情


  东乡族以世居临夏州东乡县而得名,是甘肃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约23.7万多人。东乡族的族源主体是元代来自中亚地区的撒尔塔人,在历史上是一个族教密不可分的民族。东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东乡族都兼通汉语,汉字也成为东乡族的通用文字。东乡族世世代代都是虔诚的穆斯林,其基本信仰、宗教功课、宗教礼仪等方面与回族几乎完全一致,喜唱“花儿"民歌。东乡族是全国唯一以居住地地理方位命名的少数民族,境内“山高没顶子、沟深没底子"。东乡族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作物有土豆、小麦、青稞、大麦、糜谷、玉米、蚕豆等。东乡土豆片、唐汪桃杏、手抓羊肉、油香、馓子等特色饮食闻名各地,擀毡技术、刺绣技巧也很有名。

  东乡族热情好客,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般都要倾其所有热情招待。客人进门,马上请到炕上敬茶敬饭,主人则在一边殷勤招呼,自己不吃不喝以示尊敬。待客的食品多为油果、手抓羊肉与炖鸡。东乡族给客人吃鸡有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敬客习俗——吃鸡礼让鸡尖。鸡尖是东乡族土语,即鸡的尾巴骨,一只鸡炖熟后要剁成13块,即两个大腿,两块脖子,两块勺勺肉,把翅膀剁成四块,两块胸脯岔子肉,一个鸡尖。一般席间互相礼让鸡尖是常规的客套程序,谁也不能随便接受。东乡人的席面上要是哪一位客人吃了鸡尖,象征他代表大家吃了席上的鸡娃,说明他是主客,今天的鸡是专为他的光临而宰的,感到十分荣幸、自豪。 东乡族的好客,甚至达到了自己家里无米下锅,也要烧一碗开水双手端给客人的地步,其淳朴挚诚,着实让人感动。

 

保安族风情


  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68多万。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这里水草肥美,林木浓郁,泉水潺潺,据说是大禹治水的源头。保安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它与蒙古语、达幹语和裕固族的恩格尔语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跟土族语、东乡语比较接近,保安族一般通用汉语。保安族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其生活习俗、礼仪礼节、起居卫生、饮食禁忌、丧葬节庆与当地回族、东乡族大体相似。值得一提的是热闹非凡的婚礼,保安族的婚礼,自始至终突出一个“闹"字,娶亲闹,迎亲闹,白天闹,晚上闹,“婚礼三天无大小",闹得人心怒放,闹得流连忘返,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哭婚"、“唱婚"、“骂婚"等习俗相比,“闹婚"正式保安族与众不同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保安族直爽欢快的民族性格。

  保安族主要经营农业,兼营工业,喜狩猎、擅长冶铁技术,民族工艺品——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保安腰刀与藏刀、蒙刀齐名,是保安族人民的传统工艺品,它不仅仅是生活用具,也是别致的装饰品和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欢迎,在阿拉伯国家颇有名气。保安腰刀的品种繁多,各具特色,比较著名的腰刀有:有“十样锦"、“雅琪"、“双落"、“满把"、“扁鞘"、“双刀"、“细螺"、“波日季"、“哈萨刀"、“蒙古刀"、“藏刀"等。刀面上,分别镶刻着手、龙、梅花等各种图案,这是区别腰刀的不同风格、不同式样的主要标志。其中,最漂亮的要算“十样锦",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工艺精良,色彩瑰丽,用鲜艳的十样锦镶嵌而成。金黄、翠绿、湛蓝、黛黑、银白、桃红,五彩缤纷,并加有朵朵梅花,银白色的刀鞘,包着枣红色的三道铜箍,特别璀璨夺目。刀鞘上端,有一个小孔,穿着一个铮亮的紫铜环子,拔出刀鞘,刀锋闪闪发光,寒光逼人。唰唰几下子,就可以把铁棒小城火星闪烁,铁屑四溅,而刀口不缺、刀刃不卷,仍旧锋利无比。保安腰刀还有一个特点,如果想试刀锋,可以用一根头发放在刀刃上,只要轻轻一吹,头发就断了。这种腰刀还可以用作宰牲和餐具,削吃羊肉,更是方便、卫生。

 

哈萨克族风情:马背上的民族


图为阿克塞姑娘追

  甘肃的哈萨克族由从新疆东迁而来,主要居住在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以善骑骏马为荣耀,不论男女老少都擅长骑马,赛马、叼羊等游牧娱乐也大都和马相关,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最喜爱的一种马上娱乐活动。男女青年借助坐骑的奔跑速度,显示他们争强好胜的精神面貌,抒发和传递爱慕之情。从敦煌南行75公里即到阿克塞县,游客可参观现代而又极富民族特色的阿克塞草原新城,电影《英雄》拍摄外景地——党金山。还可以在美丽的高原湖泊——大、小苏干湖旁,住白帐房,吃民族餐,欣赏独特的哈萨克歌舞和动听的阿肯弹唱。

 

蒙古族风情:肃北草原的骄子

 

  甘肃蒙古族主要聚居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千百年来,蒙古族人民过着“逐水草而徙"的游牧生活,甘肃西北的许多草场都曾留下过蒙古族人民的足迹。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草原牧人以斟酒敬客、吃手扒肉表达对客人的敬重之情。当你踏上肃北草原,走进蒙古包,喝一杯醇香的奶茶和美酒,吃一顿鲜嫩的手扒肉,再围着红彤彤的篝火跳起安带舞,悠长嘹亮的蒙古长调会伴你直至夜深…… 

[编辑:甘肃壮观天地旅游客运有限责任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