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壮观推介】白银区
白银区

白银区是隶属甘肃省白银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黄河中上游、甘肃腹地,是白银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和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白银区总面积1372平方公里。现辖强湾、武川2乡、王岘、四龙、水川3镇和人民路、公园路、工农路、四龙路、纺织路5街道,有45个行政村,35个社区,总人口29.44万人(截止2010年),其中农村人口6.52万人。

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境内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度坚城初筑于1600年前驻牧境内的鲜卑乞伏氏,后为曾统治整个陇右地区的西秦乞伏乾归政权建都的地方,是西秦秦兴郡郡治所在地。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区境主要为羌族人游牧地。秦末汉初为匈奴族游牧地。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区境归汉王朝版图,隶武威郡。三国时,属魏武威郡媪围县。西晋初,区境为鲜卑秃发氏据地。西晋末,仍属晋之武威郡。东晋义熙五年(409),西秦乞伏乾归自木包(今临夏)迁都度坚城(今露天矿址)改元更始,并立秦兴郡,区境属之。南北朝时,先后隶北魏平凉郡、西魏会州、北周会宁防。隋初,区境隶武威郡。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会宁郡,区境属之。唐初,隶会州乌兰(今靖远)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属陇右道。五代至北宋初年,为党项族据地。北宋景礻右元年(1034),境内为西夏西寿监军属地。南宋宝庆二年(1226),蒙古大军入境灭西夏,境内为蒙古族居地。元统一中国后,属甘肃行省永昌路西宁州。明代属陕西行都司治所甘州靖虏卫(今靖远)。清代,今四龙镇属兰州府靖远县,今水川镇、强湾、王岘、武川乡境属兰州府皋兰县。民国初期,境内分属兰山道靖远县、皋兰县、红水县,民国17年(1928)废道,直隶甘肃省政府。民国22年(1933)设置景泰县,红水县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辖境仍分属靖远、皋兰、景泰县。

1956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白银市筹备委员会(县级);1958年4月,白银市升格为地级市。1961年11月,设置白银市市郊区;1963年7月,白银市建制撤销,市郊区改称白银区,划归兰州市。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5]66号)恢复白银市(地级)。将兰州市的白银区和皋兰县的强湾、武川、水川3个乡划归白银市,设立白银市白银区(8月实施)。2002年10月开始筹建纺织路街道办事处,2003年3月27日正式挂牌成立。2003年,撤销王岘乡,改为王岘路街道。2007年12月13日,《甘肃省民政厅关于白银市白银区王岘路街道办事处变更为王岘镇的批复》(甘民区复[2007]50号)同意撤销王岘路街道,设立王岘镇。

近年来,白银区立足区域旅游资源实际,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增加群众收入的朝阳产业来抓,着力夯实基础、健全机制、强化宣传,乡村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别是去年,集中精力打造了“花村·顾家善”,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生态康养、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成功举办了白银区第一届荷花美食节,与八方来客共品乡村美食、共赏映日荷花,以花为媒、以节会友,有力提升了全区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白银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区情、乡情、村情,深入挖掘山水生态、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特色种植、休闲观光,积极推进金沟河生态综合治理,集中打造了花村·顾家善、水乡·大川渡、乡坊·强湾村、石村·萱帽塔、桃园·罗家湾和大坪·国家农业示范园“6朵金花”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全区乡村旅游的框架进一步完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旅游体验进一步丰富,6月底建成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游客人数、旅游收入持续增加。 “六朵金花”就像六位美丽的少女,各具特色,让人赏心悦目,热情又好客,每天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人前来观光游览。



共1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当前第1/1页
下一篇: 【壮观养生】4大方式让血管活到老上一篇: 【壮观沙龙】人性的考验
返回首页  壮观杂谈  联系我们  电脑版
Copyright (C) 甘肃壮观天地旅游客运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13909439283
陇ICP备16003209号
甘肃旅游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