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壮观推介】崆峒山
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甘肃平凉市崆峒区西郊15千米处。东起太统山的二道沟、花炮岭和泾河地区的柳树沟,西至宁夏的泾源县县界,南达大阴山、十万沟,北至大象山,总面积83.6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123.3米。区内发现有三叶虫、笔石等古生物化石,受差异风化、水冲蚀、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形成了黄土高原上独有的石柱峰林等丹霞地貌及地质构造遗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 。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自古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秦汉时期,崆峒山已有了人文景观。历代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基本恢复了历来所称的"九宫八台十二院"中四十二处建筑群。

崆峒山素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被誉为西北的道、佛宗教圣地。据史书记载,崆峒山在隋朝统一之后获得了一个安定时期,于是唐朝便有僧人、道士先后开创寺院和宫观,其后,经宋、元、明、清直到民国,历代皆有兴建或重建。据史书记载,鼎盛时期,琳宫梵刹达42处,房屋650余间。其显要者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八台指的是东、西、南、北、中五台以及八仙台、灵龟台、赵时春读书台;九宫指的是问道宫、王母宫、紫霄宫、飞升宫、南崖宫、净乐宫、太清宫、遇真宫、子孙宫;十二院指的是舒花寺、法轮寺、宝庆寺、真乘寺、茶庵寺、舍利寺、栖云寺、香山寺、莲花寺、海觉寺、文殊庵、弥陀庵;七十二石府洞天指的是玄鹤洞、广成洞、钻羊洞、朝阳洞、老君洞、金银洞、归云洞、玉女洞、灵官洞、三教洞等。

崆峒十二景

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

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

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

三教禅林:在望驾坪,地势平坦,环境幽寂。1939年,山东人刘紫阳出资,其弟子刘园阳主持,修建大殿三楹,后由静禅、润明二僧主持,又称居士林。

问道宫:也叫轩辕谷,位于崆峒前峡,泾水北岸,背山面水,环境幽寂,身居殿内,听不到泾水涛声。相传这里是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处。唐代这里已有建筑,元朝至正间重修问道宫,今存有《重修问道宫碑》一通,明朝宣德、万历年间,再次重修,成为一组庞大建筑群。明人唐龙《问道宫》诗云:"欲捉白蟾飞树梢,遍寻元鹤在云中,荒凉栋宇聊停节,怅望当年问道宫。"

聚仙桥:在崆峒前山麓泾河河谷中,原有一巨石横跨泾河两岸,河水每被巨石阻拦,喷珠溅玉,景色壮观,是为崆峒十二景之一的"仙桥虹跨。"明人罗潮《仙桥虹跨》诗云:"仙桥飞渡壑,横亘长虹卧,来往闲游者,不信天边过。"1980年,修建崆峒水库,聚仙桥被淹没。1986年在坝前600米处重修。

望驾山:崆峒山东峰,前临平(凉)泾(源)公路,山前胭脂水和白泾河相会,海拔1926米。望驾山突兀耸立,气势雄伟,站立峰顶,泾河川和平凉城尽收眼底。相传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山上云雾遮罩,虚无飘渺,大臣们在山前垒土相望,故称望驾山。峰顶原有怀旷亭,今已不存。

广成丹穴:在望驾山北峰的绝壁上,这里悬壁如削,十分险要,人迹罕至,相传广成子居住穴中,炼穴修道。"广成丹穴"是崆峒十二景之一,罗潮《广成丹穴》诗云:"地崖插天表,丹洞迷芳草,知是广成居,怅望云杳杳。"



共1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当前第1/1页
下一篇: 【壮观养生】这5项运动可补肾上一篇: 【壮观沙龙】世界最美的十大名诗
返回首页  壮观杂谈  联系我们  电脑版
Copyright (C) 甘肃壮观天地旅游客运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13909439283
陇ICP备16003209号
甘肃旅游租车